象州县认真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形成四级联动齐抓共管格局:
一是构建好服务管理体系。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成立县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健全由县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牵头,统战、纪委、宣传、公安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督查机制,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
二是职能部门实行常态化监管。各新闻媒体、行政执法部门以及旅游、车站等公共服务部门,严格执行民族平等的政策法规,宣传报道中不使用歧视性语言、执法中不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坚决禁止发生拒绝少数民族群众乘车、入住宾馆、饮食、购物、旅游、营业等现象。体现特色的壮汉双文标语随处可见,全县没有出现过以民族成份或地域为由搞选择性执法的情况。
三是业务部门抓好基础性工作。县民宗局每年承头组织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使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坚持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团结创建进社区等“六进”活动,与人社、扶贫、旅游、农业等部门联合为居民、贫困移民搬迁户、外来流动人口等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上学、计生、扶贫帮困、法律维权等信息和服务,引导外来人员自由平等地择业、就业、创业、入学,零障碍地融入社区、融入社会。
四是基层村社对接服务到位。各社区均设置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窗口),建立民族团结之家,搭建服务平台。乡镇干部、社区(村委)员工为外来人员仔细介绍具体办事流程、企业用工信息,耐心解疑释惑,保证进城群众不受排斥、不受刁难,自主择业就业和居住,实现求职打工和务农两不误、双丰收。在学校,开展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各民族一律平等知识教育,节假日则对应安排学生亲手制作一些独具本民族代表性的“特殊礼物”,如五色糯米饭、清凉艾粑粑、染鸡蛋等一同欣赏分享,展示民族传承、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一家亲,我们都是中华大家庭一员”信仰理念,让各族中小学生在欢乐祥和环境中建立友谊、健康成长,同心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