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片、听艺术传承人演奏独弦琴、品侗族原生态民歌、赏儿童民族服饰走秀、谈感悟、诵经典、献爱心……11月27日下午,一场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一楼大堂精彩上演。
这堂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各环节设置既紧凑又活泼接地气,民族团结进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浸润人心,为“民族团结+道德讲堂”的广泛深入开展打开了新思路。
学模范 诵经典 凝聚前行力量
活动以观看自治区民宗委和广西民族报社联合拍摄的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片《团结奋进 同心筑梦》拉开序幕,短短4分55秒的视频,让全场干部职工一览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丰硕成果,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事迹中得到鼓舞和激励。
在学模范环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独弦琴艺术传承人、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馆长苏海珍介绍了自己在传承京族文化艺术独弦琴方面的切身体会和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所作的努力,并现场展示了京族独弦琴技艺,随着表演的循序渐进,悠扬的曲调婉如流水潺潺而出,仿佛民族团结的花朵徐徐绽放,现场干部职工听得入了迷。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勉励着广西各民族团结一心,不断汲取前行力量。活动现场,来自区直文旅系统的各位党员干部,围绕民族团结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纷纷做了交流和分享。
唱歌曲 诉脱贫 颂赞崭新生活
在侗族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知了醉侗乡》的悠扬歌声中,现场观众感受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
接着,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艺术学校带来了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精心创编的情景诗朗诵《雨润花开》,这是在今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八桂大地人民群众脱贫的喜悦和贫困群众展望未来美好新生活的图景。作品一字一句也是多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系统上下一心,发挥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克难攻坚带领帮扶550个贫困村发展旅游业,带动30多万贫困人口摘掉穷帽的一个生动缩影。
献爱心 送吉祥 共筑美好梦想
在献爱心环节,来自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负责人何春向大家介绍了建馆16年来为当地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广西民族生态博馆‘1+10’工程”被誉为生态博物馆的“广西模式”,是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创新推进的鲜明例子。为勉励其再接再厉,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谢日万还向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捐赠了博物馆研学材料包等研学用品,鼓励生态博物馆继续发挥好作用,引导和带领当地孩子学习民族文化技艺,通过活态传承,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
最后,来自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的小朋友通过服饰走秀,向大家一一展示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活动在少数民族孩子们抛绣球、送吉祥的喜悦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道德讲堂活动,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西民族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西艺术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承办,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加强中国梦教育的一个载体,展现了广西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共赴美好生活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通过道德讲堂引导区直文旅系统党员干部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建设壮美广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