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横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进“同心文化载体”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市、镇、村三级 “同心文化载体”138个( 同心文化园、同心文化广场、同心文化长廊、同心文化队伍),实现全市乡镇“同心文化载体”全覆盖,村级覆盖率38.9%。
联合调研,因地制宜制订规划
以深入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联合民宗局、文体、宣传、党校、党史办、县志办、博物馆以及民盟等8部门和民主党派深入乡镇开展调研,精准规划“同心文化载体”建设内容和方向,依托乡镇原有的古建筑、遗址、楼(塔亭)、街道广场、产业园进行升级规划。重点对横州茉莉花文化、云表镇龙母江文化、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祭庙和峦城镇承露塔、红陶文化、十八鱼吃等进行联合研究,将横州市各民族2000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历程以“同心文化载体”的形式呈现。
整合资金,侧重兼顾同步推进
2021年,市委统战部为每个乡镇申请划拨5000元“同心文化广场(长廊)”专项配套资金使用,积极打造镇村两“同心文化载体”;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整合移民、乡村振兴、文广体旅、民宗、交通、统战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累计投资1100多万元,集中打造横州市茉莉文化广场、云表镇“龙母江同心文化园”、校椅镇 “茉莉文化同心园”等3个示范点。到目前,17个乡镇120个村(社区)建成(在建)11个同心文化广场、3个同心文化园、25个同心文化长廊、120个同心文化舞台和文艺队伍。
注重作用发挥,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曲
有效发挥同心文化载体宣传引领作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春节、壮族“三月三”、地方歌圩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凝聚人心,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横州市龙母江“同心文化园”,百人同心文艺队用山歌传唱党的丰功伟绩和新时代美好生活,吸引近30万名游客;每年国庆,横州市茉莉文化广场举行数千干部群众参加的大型升国旗仪式,有力影响和示范带动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铸牢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