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记者从南宁市台办获悉,近期又有大型台资项目落户南宁市,为南宁乡村振兴建设助力。近年来,南宁市大力引导台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效果。南宁市有何好的“招数”吸引台商参与乡村振兴?前来投资的台商有什么故事、感受和展望?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台资新项目落户南宁
陈辉鸿来到南宁创业,发现南宁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超过一半的会员从事农业,但他们做的项目规模不大且分散,这让他产生了创立农创产业园、把台商的农业项目集合在一起的想法。邕台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规划开发建设园区5000多亩,包含高端蔬菜示范区、高经济水果示范区、国际花卉园艺示范区、智能循环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预制菜)示范区5个示范区。“我们想通过种植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改变当地农民低经济价值农作物种植习惯,并发挥台商优势做好加工和销售,打造三产融合的精品园区,助力乡村振兴。”陈辉鸿说。园区建成后,不但可以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实现打造产业内循环,还将实现“农业+文化+旅游+村镇”四位一体,在当地形成多业态共同发展的态势。
优质服务让台商暖心
到一个地方投资,营商环境往往是台商非常看重的因素。“南宁市以‘妈妈式’服务为邕台农业项目提供保障。”陈辉鸿说。针对尚未落地的新项目,该市由市委统战部(市台办)、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投促局、粤桂办、邕宁区以及南宁乡村振兴投资集团等单位组成项目服务专班,安排专人“全流程”跟踪负责项目落地,同时开设微信沟通群,各部门联动靠前服务,及时响应台商需求,高效解决问题。针对已落地的项目,建立“每周一访”常态化走访联系服务台胞台商制度,仅今年以来就开展座谈及走访服务台商450人次,及时妥善协调处理反映的问题。
助南宁农业产业升级
2020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印发《南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南宁市台办等相关部门则积极引导台商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邕台农业融合发展,助推南宁农业产业升级。
“南宁市台商投身农业、助力乡村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南宁市台办主任何见霜介绍。一是带动了本地生姜、火龙果、凤梨释迦等产业的发展。如从2011年开始推广的源自台湾地区的金都一号火龙果,其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管理技术备受各大种植基地追捧。二是涉台农业企业引入台湾的“精致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特别是观光农园、有机蔬菜采摘、农业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乡村夜宿、旅游胜地等,引导本地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涉台农业企业第一时间把台湾地区新品种引入南宁,推动本地农业的竞争力。四是涉台农业的引进发展对本地农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邕台农业如金福、金穗、鸣鸣果园等数字化、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种植蓬勃发展,邕台农业相互间的交流、借鉴促进了良性发展。五是为本地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据统计,目前南宁市共有13个台资农业企业(项目),主要涉及仔姜种植加工、凤梨释迦、百香果、火龙果和禽畜水产养殖等行业。横州市建立了桂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广西南宁金之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宁市百果香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方寸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广西南宁泰萌农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联合体)被认定为2020年第一批桂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