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face {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face { font-family: "宋体"; }@font-face { font-family: "Calibri"; }p.MsoNormal { margin: 0pt 0pt 0.0001pt;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Calibri; font-size: 10.5pt; }span.msoIns {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blue; }span.msoDel { 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 color: red; }div.Section0 { }
近年来,陆川县以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条例(试行))》为契机,通过用好“选、育、用、管”四字诀,培养了一支政治可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干部队伍。
坚持选人导向。按照“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标准,突破区域、部门、行业等限制选拔人才。一是广泛物色。每年开展两次大摸底,深入各乡镇和各部门,对全县范围内的党外干部进行地毯式摸底调研,并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党组(党委)选荐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发现党外优秀人才,将基层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党外后备干部“储水池”。二是建立数据库。加强与乡镇及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按行业、年龄、学历等三大类,建立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同时完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目前,全县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共350人,其中长期培养对象80人,中期培养对象50人,近期培养对象30人。三是严把程序关。制定和完善党外干部选拔、考评制度,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充分运用干部日常考察结果,对党外干部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将优秀的后备干部调整充实到领导岗位。
坚定培育原则。根据党外干部自身特点,通过上挂下派、轮岗交流等方式交任务、压担子,有意识地加强干部教育培养,为党外干部健康成长铺路搭桥。一是加强沟通交流。率先在玉林市成立县级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立陆川县统一战线学习交流基地,以知联会为依托,以基地为平台,深入推进党外干部学习交流,目前开展了党外干部联谊沙龙服务基层活动12次。二是强化实践锻炼。建立县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定期选派优秀党外干部到基地挂职学习交流。近年来,先后4批次选派15名党外干部到大桥镇、县住建局开展实践锻炼,选派2名党外干部到市级部门挂职锻炼。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党外干部交流任职,县委选派了273名优秀党外干部担任县乡两级美丽陆川(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占比32.2%。三是注重教育培训。将党外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创新“理论培训+社会调研+外出学习”的“三段式”培训模式。每年定期举办“同心大讲堂”理论培训,邀请市、县两级领导为党外人士授课;积极选派20多名党外干部参与县委组织部开展的社会类实践调研;先后在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区内外知名大学举办培训班,组织党外人士外出学习,不断提升党外干部综合素质。自2016年以来,培训党外代表人士达458人次。
加大选拔使用。在坚持干部德才兼备标准的前提下,把党外干部列为重点培养、选拔对象。一是政治安排把握“原则性”。严格按照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比例规定,坚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较高、能够与党团结合作的党外人士选拔出来。新一届当选的县人大代表中党外代表占代表总数的33.4%;新一届县政协委员中党外委员占委员总数的61.7%。二是实职安排突出“匹配性”。严格按照《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中选配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工作部门领导职务的比例要求,将能力较强的党外干部安排到相应岗位。2016年以来,新提拔2名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提拔4名优秀党外干部担任乡镇副职领导。目前,县政府工作部门配备党外干部比例达到28%。三是结构组成满足“合理性”。近几年,党外领导干部文化程度逐步提高,年龄梯度渐趋合理,结构组成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全县党外实职领导24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学历的22名,平均年龄39.4岁。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由科、教、文、卫逐步向财政、农业、住建、环保等经济和综合管理部门拓展。
突出考核管理。一是完善制度。制定了《县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对政策支撑、经费保障、组织保障作出制度性安排。今年1月,县委书记潘展东主持召开全县选调生暨年轻干部座谈会,发现选拔了一批党外优秀年轻干部。二是搭建平台。建立县四家班子党员领导分别联系1-2名党外干部的结对联系机制,通过定期走访、交心谈心、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强化考核。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特点,探索运用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定期考核等方式,每年对党外干部进行一次自评,由统战部牵头组织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有力促进党外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