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及运用路径研究
时间:2020-06-08 17:44
来源:广西统一战线

【摘要】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广大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开创高校“三全育人”的新局面。新时代,统一战线能为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制度保障、力量支持、智力保障与外援动力。本文从完善统战工作机制、提升统战队伍人员素质、建设有关平台、构建大育人机制及推动统战与“立德树人”工作协同创新等路径进行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既定方针、任务和培养目标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的新论述、新要求。作为“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在新时代紧扣时代脉搏,契合“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广大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开创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一、高校统一战线与“立德树人”的内涵及关系


(一)高校统一战线的内涵

新时代,统一战线仍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作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统一战线具有凝聚共识、汇集人才、整合资源、协调关系等多种优势,肩负着为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的重大历史责任,在本质上仍是做团结人的工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是其重要任务。高校统一战线仍是党与非党的政治联盟,对非党知识分子的工作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中心内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广泛团结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加强高校教职工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在新时代得到新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立德树人”的内涵

古人认为明德是人的完美德性,将立德作为最崇高的事。《左传》在论述古人处世的“三立”原则时说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要“立德”,即树立德行。《管子•权修》有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人”即培养人才,这说明古人已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是治国根本之计。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时代任务和时代特征,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对这一问题有重要阐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因此,培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就是对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新要求。


(三)高校统一战线与“立德树人”的内在一致性

从二者关系来看上,统战对象及其工作制度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基础与保障,统战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看,高校统战与“立德树人”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起源于相同的指导思想和文化基础,有共同的价值诉求和一致的奋斗目标。完成党的统战工作也是我国高校在追求自身功能实现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亦可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与作用。二者相得益彰,密不可分。


二、统一战线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任务。重视与发挥统一战线在我国高校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对完善高校的民主政治与科学管理,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发展,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发扬统战民主监督、献策建言的工作优势,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政治保障

我国高校的民主党派组织比较齐全,是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密集的地方。高校统战部门通过建设献策建言、调查研究等工作平台,能有效地调动统战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引他们为高校发展建言献策,有利于发挥他们在高校重大事务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对加强高校凝聚力、促进校园和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发挥统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力量支持

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与巨大的包容性,其功能优势体现了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基本原则,表现了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高校统战部门可以通过情况通报会、各种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渠道,听取统战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他们的思想统一到“立德树人”工作中。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意见分歧,完全可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运用“体谅包容”的态度,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与引导,从而逐步消除高校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入。


(三)发挥统战群英荟萃、学科密集的人才优势,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智力保障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不仅是高校先进学科的带头人,还应是教书育人的模范,他们对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高校教师与管理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统一战线的优势就在于汇集学校中的党外人才,让他们积极参与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推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发挥统战牵线搭桥、内引外联的组织优势,为高校“立德树人”争取外援动力

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广泛的联系面与巨大的影响力,高校的各民主党派人员、各民主团体及党外人士分别联系着不同群体,他们在所属高校的人才引进、对外交往、扩大宣传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同时他们也与海外科学界、教育界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这有利于高校获得海外先进的科技信息,了解与掌握学科发展的趋势,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高校统战对象通过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与政治地位,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独特优势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管理工作与学科建设服务,这就为高校“立德树人”聚集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三、统一战线促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运用路径


(一)完善统战工作机制,为“立德树人”提供制度保障

1.加强统战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在当前形势下,为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高校应建立与健全由学校党委集中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与共同配合的高效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在坚持党委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树立明确的统战工作责任意识,实现高校统战工作的高度统一。统战部门要随时关注最新的时事政治与党的重要会议,学习中央文件,领悟中央的政策与精神。同时还要大力加强统战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鼓励统战对象为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建言献策,积极投身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从而推进高校统战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2.整合统战资源与联系机制。新时代,高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党委领导的统战工作机制,构建由学校党委、二级党委(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组成的三级统战资源与联系机制,实施科学的统战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制度,为高校构建完善的育人环境与育人场所。

3.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高校应建立与健全学校党委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系)密切配合的工作联动制度。如在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使用上,统战部门要密切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人才管理方面,要将党外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纳入学校与院系的管理工作计划中。


(二)提升统战部门人才素质,为推动“立德树人”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1.提高统战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校统战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方面面,所面对的统战对象具有素质较高、学历较高及在校内外影响较大等特点,他们大多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或各级行政领导。在这种环境下搞统战工作,如果统战工作人员知识面狭窄,必然会与统战对象缺少沟通的语言,统战工作也会失去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高校统战的统战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学习,同时也应善于学习,成为学习型、创新型与思考型的新时代统战人才,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党的政策方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和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以促进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的提升。

2.提高统战队伍的战斗力。拥有一支团结合作的统战队伍,是高校统战工作能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在统战工作的过程中,统战部门要通过对统战对象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团结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主协商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而实现高校决策的民主化与管理的科学化;要对统战对象采取平等对待的原则,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协商办事;统战人员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宽广的胸襟与谦虚的态度,对统战对象进行帮助与引导,使统战对象真正成为统战人士之友,统战部门真正成为统战人士之家。

3.增强统战人才的创新意识。在当前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遇到了很多新情况,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果还是采取过去的思维与旧的一套工作方式来处理,将会使统战工作停滞不前,甚至陷入僵化状态。因此,高校必须以创新的思维作为统战工作的引领,培养创新型的统战人才,增强统战人才的创新意识,以保证高校统战工作的顺利完成。

4.树立统战队伍的良好形象。统战队伍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与严密的工作纪律,是打造良好的统战队伍形象的关键。高校统战工作人员除了要具有高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优良的工作作风与正确的工作态度,才能在工作的过程中赢得统战对象的理解与支持。对高校统战工作者来说,注重自身的形象、人缘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极为重要。只有拥有较高工作素质和良好个人形象的统战队伍,才会对统战对象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之中。


(三)建设多种统战资源平台,丰富高校“立德树人”的载体

1.利用统战资源建立专业技能学术交流平台。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立德树人”目标能否实现。高校统战部门应积极联络民主党派组织,推动统战对象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如组织开展学术讲坛、专业交流沙龙,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以拓展交流平台的宽度和深度,促进高校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同时,通过统战对象将多方资源搭建的学术、专业交流平台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不同专业背景人才的作用,不但方便了各类专业人才交流人才培养经验,而且有利于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2.利用统战资源搭建专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是高校深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统战部门要积极发挥桥梁沟通作用,如可以利用统战对象的科研项目、横向课题的专业实践平台及他们掌握的社会资源,为学生增加专业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利用统战资源构建校园文化交流平台。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是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统战部门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统筹多方资源,利用各种力量,构建校园文化核心主线,努力建设校园统战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有效载体。


(四)构建大育人机制,推动统战与“立德树人”工作协同创新

高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根本任务,应当将人才管理和育人机制建设融入这一根本任务中,积极利用高校的各种统战资源,以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目标。

1.利用统战对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思想。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统战资源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统战对象在学生中的特殊凝聚力,向学生宣传党的统战理论,用先进统战对象的事迹教育和感染大学生,从而提高统战教育工作和人才管理工作的成效。

2.利用统战资源开展实践教育。利用高校统战部门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重大统战历史题材的有关书籍和影视纪录片,增强学生对统战问题的认识;利用统战对象的社会资源组织大学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党的政策宣传、专业调研和对社会进行科技服务;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形式的统战主题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受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3.将统战工作融入高校日常管理。良好而有序的日常管理为高校实现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将统战资源和力量进行整合和高效分配,融入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借助统战工作和日常管理的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二者的双赢。高校统战部门要动员有意向的民主党派组织或统战对象利用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奖助帮扶,如奖励优秀学生,设立各种奖助学金,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就业,从而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