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党制度·非凡十年│履职尽责有了新作为

时间:2022-10-17 08:54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展示我国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跃升的自主研发关键产品实物、模型,生动再现脱贫攻坚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历史进程的实物、图表、图片,展现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亮点成果的粤港澳大湾区沙盘……国庆节前后,设于北京展览馆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成为新晋“打卡地”。参观者为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而骄傲,也为成就背后的付出和奉献致以敬意。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出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在这一伟大征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民主党派没有缺席。通过政党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制度安排,各民主党派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职尽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独特效能不断凸显。

围绕中心工作

政党协商成为新常态

“大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多献务实之策、多谋长远之计。”7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外人士提出这样的期许。这是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召开的首次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的政党协商会议。

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拒谏者塞,专己者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政治协商,强调“协商就要诚心诚意、认认真真、满腔热情地听取意见和建议”。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是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方式。其中,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开展的协商,具有70多年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政党协商则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2015年1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政党协商”概念。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对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保障机制作出规定。在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央一份份文件制度的规范下,政党协商逐步成为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目前,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每年主持召开4至5次专题协商座谈会,分别就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半年度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全会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等内容,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协商。习近平总书记还连续10年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这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外人士的高度重视和信任。此外,中共中央还委托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有关部门,通过情况通报会、协商座谈等形式,和民主党派之间展开了形式多样、有序高效的协商。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积极履职,这种“双向奔赴”使政党协商成效显著。据统计,中共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7月底,中共中央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政党协商会议185次,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42次,先后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报告、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建议、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等重大问题同党外人士真诚协商、听取意见,确保重大问题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与此同时,中共各级地方党委也结合实际,就地方重大问题同民主党派各级地方组织进行协商,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正如中共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桑福华所言,政党协商内容明确、程序规范、制度健全、保障有力,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深入一线调研

参政议政结出新硕果

“在领导班子的示范带领下,民革中央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对每一篇提案都进行认真审慎地研究打磨,保证每件提案都经过深入调研和细致论证,力争做到反映情况符合实际、分析问题客观准确、提出建议切实可行。”9月20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表彰会在北京召开,民革中央副主席王红作为优秀集体提案获奖代表发言时这样说道。

从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到五次会议,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28918件,立案23265件,此次选出共248件优秀提案,其中包括各民主党派中央优秀集体提案40件,可谓是从2万多件提案中“百里挑一”。时间回到2019年11月,十三届全国政协还评选表彰了100件全国政协成立70年来有影响力重要提案,从70年间积累的14万余件提案中选出包含23件党派提案在内的100件,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不论是“百里挑一”,还是“万里挑一”,能在这些优秀提案中占据重要比例,足见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单位的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方面的丰硕成果。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政策制定和重大战略实施,提出意见建议1000余件,一批重要建议已转化为党和国家的决策。

各民主党派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特点,围绕“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既是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更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说通过政协平台提出的提案建议是对其参政议政成果的集中检验,那么,深入一线的充分调研则是为这一次次大考所做的“功课”。而在所有“功课”中,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的年度大调研,无疑占据重要分量。

大调研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的年度重点考察调研活动,由民主党派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带队,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形成了每年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两场调研协商座谈会的惯例。今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就分别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重点课题开展调研,并在调研协商座谈会上提出真知灼见。

除大调研外,各民主党派还结合自身优势所在,团结各自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反映意见诉求,重点就司法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美丽中国建设、促进就业创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发挥了桥梁纽带和凝聚共识作用。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生命线。在长期参政议政探索中,各民主党派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提出“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并将之作为“一把手工程”打造,探索中山议政会等工作品牌,参政议政也连续多年成为民革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角”;民盟中央坚持“不调研,不发言”,通过民盟教育论坛、民生论坛、经济论坛、法制论坛等品牌活动,拓展参政议政资源和渠道;台盟中央坚持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达成“人少声不小”的履职效果……

聚焦“国之大者”

民主监督开辟新领域

9月15日至17日,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率调研组赴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围绕“致公党中央对口安徽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开展调研;几天后的9月19日至21日,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率领调研组赴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无锡市,调研城镇生活污水处置、工业废水处置、长江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方面情况;几乎同一时间,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也于9月19日至20日率调研组赴江西萍乡、新余,聚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开展考察调研。

安徽、江苏、江西,三个长江中下游省份,分别是致公党中央、农工党中央、民进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的对口省份。从2021年6月起,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共同牵头,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

事实上,围绕“国之大者”进行专项监督,这并不是首次。《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调研考察,参与党和国家有关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执行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受党委委托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监督等工作中,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监督。其中,民主党派中央对执政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开展专项监督是从2016年开辟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新领域,也是中共中央赋予各民主党派的一项政治任务。

受中共中央委托,八个民主党派中央从2016年到2020年,首次对口八个中西部省区,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5年间,各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每年亲自带队赴脱贫攻坚一线开展调研,走村入户、座谈交流;坚持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全过程,向对口省区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2400余条,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监督报告40份,“直通车”意见建议47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响应中共中央号召,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强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为对口省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各民主党派要借鉴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好经验、好做法,谋划部署好新的专项民主监督工作。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也在各民主党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总结会上盛赞,各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开辟了多党合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新领域,开启了各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探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新途径,开创了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新实践。”

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完成之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点转移到了长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生态走廊。仅在2021年这第一个年头,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就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组织各种形式的实地监督调研45次,向对口省区中共党委、政府共反馈意见和建议250多件,并通过“直通车”等形式,向中共中央报送专报6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新时代展示着新优势、展现着新作为。

牢记民之关切

社会服务展现新作为

“我终于踏出了第一步。这次夏令营,我学会了勇敢!”“孩子们非常享受踢球的过程,每个人都很努力,在球场上尽情地奔跑,这让我感觉到很吃惊、很受感染。”……这组反馈,出现于今年8月在贵州纳雍举行的中山博爱夏令营上。“学会勇敢”的是纳雍县猪场中学的学生(宇春),“受到感染”的是国足前主教练、民革中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李铁。

这样的转变和感动,已经连续六年在纳雍上演。将时间跨度拉长、空间范围扩大,与中国共产党始终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各民主党派,将民之关切牢记心中,在应对战“疫”、战贫等重大风险挑战时,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并肩、共克时艰;在面对群众诉求、期盼时,实施温暖工程、思源工程,积极推动职业培训、兴教办学、捐资救灾、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贵州省毕节市曾是一个深度贫困区,1988年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牵头下,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同投身毕节试验区建设,先后实施了产业、教育、医疗、智力、消费、公益“六大行动”。截至目前,共协调帮扶资金23亿多元,推动落实帮扶项目3115个,培训各类人才31.9万多人次。2020年,在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毕节试验区16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98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迈进。

三十年如一日,倾力支持执政党,解决一个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问题,这样生动的场景,完美诠释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生命力。

如果说携手战贫检验的是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定力,并肩战“疫”则更加凸显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时期各民主党派的使命担当。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在很短时间内凝聚起了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前后总共有6万多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医务工作者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门围绕疫情防控提出意见建议近4000件。同时,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还积极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超过51亿元。这期间,民进会员于铁夫、农工党党员梅仲明等民主党派医务工作者甚至牺牲在了抗疫第一线。

通过应对风险挑战的担当和回应民生关切的作为,各民主党派以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他们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值得为中国的民主党派点赞,为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喝彩!

团结报10月15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