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八桂 非公经济逐浪成势——写在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即将召开之际

时间:2023-11-02 16:21    来源:广西日报

9月5日,2023广西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其中南方有色集团连续3年荣获中国铅锌行业“绿色发展杰出贡献奖”。图为南方有色集团锌熔铸工段智能设备正进行锌锭自动打包和称重。

2023年5月,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建广西区委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调研,了解园区民营企业发展情况。



2008年11月,第六届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南宁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劈波斩浪启新程。
由民建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将于11月3日在南宁开幕。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创办于2003年。走过20载,今年已经是第19届。每一届论坛,民建中央主要领导、地方主要党政领导、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会聚首一地、济济一堂,谈经济热点,聚理论观点,赴项目考察,带来了一场场高端经济盛宴、一批批重大项目签约。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今年的中国非公经济发展论坛花落广西,以“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 促进东西协作产业转移”为主题,也为广西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近年来,广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壮大。2022年,我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近六成,民营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87%,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占进出口贸易总额63.5%。今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广西召开,是鼓励支持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将会推动更多的优强企业投资广西、融入广西,参与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A 抢抓机遇 非公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民营经济发表重要讲话。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两个毫不动摇”和“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被反复强调,从中央到地方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信号。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沿海沿边沿江,既有开放的突出优势,也有明显的政策优势,是一片值得广大民营企业投资的热土。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连续成功举办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渠道”影响力越来越大,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自贸试验区、中国—东盟信息港、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提升。今年,广西和越南谅山省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智慧口岸试点建设的框架协议》,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建设将为货物便捷通关、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坚实支撑。此外,广西已实现了国家发展战略全域覆盖,去年国家专门出台壮美广西建设纲领性文件,为广西量身定制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重大项目,赋予一系列突破性抓手和重点任务。目前,广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服装纺织、石化化工、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为各方企业来桂投资兴业提供新的机遇。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今年,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9月5日,我区发布“2023广西民营企业100强”“2023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2023广西民营企业就业10强”等榜单。其中,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803.68亿元蝉联广西民企100强、广西民企制造业100强榜首,广西南丹南方金属有限公司、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分获两个榜单的榜眼和探花。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荣获“2023广西民营企业就业10强”。今年入围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入围门槛从去年的营业收入14.17亿元提高到15.42亿元,增长8.82%。民企100强营业收入总额6628.53亿元,同比增长8.70%;资产总额6021.28亿元,较上年增长14.18%;民企100强纳税总额159.91亿元,员工总数21.1万人,其中制造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比58.63%。
2023广西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指出,我区民企100强产业结构整体较优,三次产业比例为10∶70∶20,其中制造业企业占54%,继续稳固主导地位;区域分布趋于优化,100强民企中有70家企业相对均匀地分布于全区8个设区市,区域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研发投入81.03亿元,增长9.47%,超过六成企业开展了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此外,我区民营企业国际业务稳步推进,民企100强2022年出口总额11.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7.01%;3家企业开展了国际并购业务,实现了量的突破。这也是我区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
B 亲商护商 全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企业开办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办企业7个事项1个工作日办结,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全类型、全流程“足不出户”“一网办结”。
在全国率先推行广西全域内企业跨市(辖区)迁移变更登记“一次提交、一次办结”改革,实现“零见面、零成本”和“高体验”。
印发《2023年政务服务“全链通办”提质升级方案》,新增45个“全链通办”主题服务套餐。“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扩大,与19省区市80个市实现“跨省通办”。
……
广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建设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不断强化改革创新、强化减负纾困、强化精准扶持,制定出台一项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着力解决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广西实现市场主体总量超43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300万户、私营企业超100万户“三个突破”。今年以来,我区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健康发展。仅年初统计(截至2月20日),全区实有个体工商户就达308.7万户、私营企业101.9万户,同比分别增长8.63%和8.92%。
在广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良好的营商环境犹如春雨甘露,滋养着无数企业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广西贝德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贝德是广西本土专注于产(工)业园招商、运营的园区运营服务商,针对园区企业融资难题,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建广西区委、自治区工商联等部门多方协调,推动搭建企业融资平台、银企对接平台,帮助引导贝德拓宽融资服务渠道,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贝德还帮助园区企业申请场地补贴、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等各项政策补贴4095万元。如今,走进该园区,处处是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目前贝德已成功运营了联讯U谷、联讯云谷、产投江南企业公园等多家产业园区,总运营面积超124.7万平方米,服务企业超500家。
皇氏集团是广西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近年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建广西区委、自治区工商联多次组织调研组到皇氏集团走访调研,查找分析制约民营企业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中发挥作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同时,对公司的建设、发展、服务,以及疫情后企业在资金、用工、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展开调研,并根据公司在经营方面提出的难点给予建议和支持。如今,企业不断成长和壮大,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优秀乳制品加工企业,中国乳业10强企业。皇氏集团的成长之路,折射出广西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的健康发展历程。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就是要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及时回应企业合理诉求,让营商环境这个软环境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近年来,自治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研究部署、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作用,积极整合资源力量,最大限度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效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优化制度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制定实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等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完善促进“两个健康”的制度体系。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出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工作制度,组织民营企业参与涉企政策规划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先后有20余条合理化意见被吸纳写入有关文件。深入开展法律进商会、进民营企业和“法治体检”等活动,推进“万所联万会”机制落实,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法治意识,帮助防范法律风险。
深化改革创新,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添加动力。连续3年组织开展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攻坚年活动,聚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工作,推动自治区相关部门和各市、县(市、区)切实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试点开展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建设,将南宁市、柳州市、玉林市和桂林市临桂区、崇左市扶绥县作为试点单位,搭建民营企业投诉受理平台,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开展政策咨询等服务。
强化教育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集聚知名民营企业、专家学者成立广西“两个健康”促进会,协助开展培训、企业党建和理想信念教育,建设“两个健康”促进云平台,形成集法规政策援助、政商互动、学习研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政企沟通平台。持续10年开展广西民营企业高级人才培训活动,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有国际视野、有发展智慧、有社会担当的领军型、标杆型企业家。
C 搭建平台 构建政企双赢新格局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是由民建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为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的一个高层次平台,是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宣传贯彻党和国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政策、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氛围的重要抓手。
该论坛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在湖北、云南、安徽、福建、重庆、辽宁、陕西、河北、新疆、贵州、宁夏、湖南、河南、江西、四川、甘肃、天津等地举办过。历届论坛的议题,无不紧密结合和围绕宏观经济发展新政策和新形势,中国民营经济当下最突出、最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和举办地的实际情况展开研讨,同时邀请来自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高校院所等高层官员和专家学者莅会演讲。每年都设立新主题,研究新问题,有高度、有深度、接地气、求实效。
其中,2008年,民建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在南宁市举办主题为“新阶段·新机遇·新战略·新发展”的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其间的广西投资热点说明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南宁市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与来自区内外的客商分别签订27个投资项目,合同金额80.26亿元人民币。
今年11月3日即将召开的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以“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 促进东西协作产业转移”为主题。环顾今日的广西,开放环境更优,动力活力更足,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具备了推进高水平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优越条件和良好基础——
广西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出台《广西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在全区部署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广西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排全国第3位、第8位,企业开办、政务服务指标优化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的平陆运河建设。聚焦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通道体系,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增加到8820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超700万标箱;今年1—7月,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28万标箱,同比增长12.7%。
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广西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海南、浙江、江苏、上海、云南等地学习交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通粤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快速通道网络;加强与大湾区产业集群精准对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南自贸港协同联动,深化与湖南、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的务实合作,不断增强全方位开放发展势能。
广西推动经贸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桂商暨商会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大会、第三届“一带一路”侨商侨领交流合作大会,以及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泛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涉外重点展会,赴东盟、日韩、中东、欧盟等4个区域共12个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积极助力“桂企出海”。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累计实现全区37.1%的外贸进出口额和39.4%的实际使用外资额,2020—2022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2%。
今年10月,民建中央调研组到广西,就推进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东西协作产业转移、建设国家大宗商品产业基地、完善用地用能等要素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为办好此次论坛奠定了扎实基础。
据介绍,本届论坛共收到理论文章211篇,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名企业家、专家学者报名参加。与会者将以主旨演讲、专题讨论、政策解读等形式,围绕东西协作产业转移及升级、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论坛举办期间,与会者将分赴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考察。
潮涌八桂千帆竞。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即将举行,这是非公经济人士翘首以盼的盛事和喜事。论坛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各界对广西非公经济发展的认知度,还可以为非公经济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和商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机遇共享,合作共赢。论坛将通过宣传广西、推介广西,解读、研讨非公经济发展政策,进一步促进东西协作产业转移,为把广西打造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汇聚非公经济力量。
(本版图片由民建广西区委、自治区工商联提供)

报纸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