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彪炳史册的70年

时间:2019-08-05 00:00    来源:广西统一战线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自己的70华诞。70年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却创造了灿烂辉煌、彪炳史册的业绩。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70年,是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70年,是从落后的农业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70年。

一、1949—1978: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仅用短短半年时间,我们就统一了财政,稳定了物价,实现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解决了旧中国多少年来无法解决的金融物价问题,结束了连续多年以来使人民深受其害的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有力推动了在全国范围内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为独立自主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转变,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党领导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进行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全国有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还分得了大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恢复奠定了基础。仅用三年时间,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就彻底医治了战争创伤,全面恢复了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

到1952年,我国面临的形势是,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基本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顺利实现,朝鲜停战谈判双方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协议,国家具备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中共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执行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随着总路线的贯彻落实,党探索并稳妥解决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途径问题,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一切进步事业。

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逐步形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学、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中国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等,而且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同时,还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几倍、十几倍的增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原有工业部门大大加强,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从1950年到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9.5%,国民收入年均增长7.3%。钢产量从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1976年的2046万吨,发电量从1949年的43亿度增长到1976年的2031亿度,原油从1949年的12万吨增长到1976年8716万吨,原煤从1949年的3200万吨增长到1976年的4.83亿吨,汽车产量从1955年年产100辆增长到1976年的年产13.52万辆。总体上,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就为中国经济独立自主的、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从1952年的65元增加到1976年的131元,城镇居民同期从154元增加到365元,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从1949年到1976年,小学在校生从2439万人发展到1.5亿人;中学在校生从103.9万人发展到5836.5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从11.7万人发展到56.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事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居民平均寿命显著延长,1949年仅为35岁,1975年提高到63.8岁。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也出过问题、走过弯路,主要是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尤其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经犯过严重错误,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胜利走向未来有着深刻的启示。

比如,走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要遵循经济建设规律,从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要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重要地位,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要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社会阶层状况,采取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主张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让价值规律和价格信号发挥作用,计划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等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取得的宝贵经验,为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基础。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关键在于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不断转换,从而释放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带动了农业大发展和乡镇企业崛起,一举结束了短缺经济。改革之初,我国被长期存在的商品匮乏所困扰。食品供给不足,不得不长期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工业消费品短缺,不得不凭票供应,票证多达几十种。这种情况被视为社会主义的通病,以至于有国外经济学家把它概括为“短缺经济”。我们的改革就围绕着解决短缺问题开始。由安徽小岗村农民创造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家庭的积极性,对粮食增产发挥了奇效。尽管当时不少人认为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这项改革得以继续并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粮食和各种农产品连年大幅度增产,很快就满足了市场需要。到1992年,各地粮食库存增多,占压了大量资金。全国多数地区放开了粮食价格,从1993年开始,实行了39年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围绕增加短缺工业品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国家对发展轻纺工业实行优先供给能源、原材料、外汇等“六个优先”政策,消费品工业出现了高速发展局面。仅用十年时间,琳琅满目的工业消费品就涌向市场,结束了票证时代。改革首先在农业和消费品工业上发力,主要在于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属于最终消费品,距离市场最近,人民受益最快。当人民享受到改革红利之后,就更加支持改革,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改革发展之中。在产业结构上,农业和轻纺工业成为这一时期的增长点,拉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乡镇企业崛起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带动了四大支柱产业振兴和经济腾飞。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体系,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1995年开始实施的“九五”计划,提出了振兴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此前,重化工业产品大量依赖进口,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城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强烈,住房建设跟不上需求增长。振兴四大支柱产业适应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一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振兴支柱产业中迅速发展壮大。仅用十年时间,四大支柱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由8%上升到20%,支撑了九十年代经济的腾飞。机电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迅速提升。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拉动了钢铁、水泥、玻璃等建材工业和能源工业的发展。到上世纪末,我国已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一时期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轻工业,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改革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结构转换释放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有力地推动了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通过发行国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把高铁网、高速公路网和通讯网搞到世界第一。1998年4月,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战略,国务院决定增发1000亿元十年期长期建设债券,在实际执行中按1250亿元掌握,同时银行配套贷款1000亿元,集中用于交通通信、农田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城乡电网改造、经济适用房等领域的建设。国债连续发行了5年。这项政策有力地扭转了通货紧缩趋势,支持了当期经济增长,并为之后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地把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变成了发展机遇。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达两位数,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黄金增长期。我国的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过去常常有人讲,经济总量大了,速度会相应慢下来。但是,相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讲,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总量要大多了,速度反而更快了。出现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改革的成功,是宏观调控的成功。

三、党的十八大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主线。但与之前经历的结构转换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一次经济结构转换的覆盖面更广、内涵更丰富、针对性更强,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对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领各项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在投资与消费结构的调整上,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采取鼓励消费的措施,重点鼓励增加服务消费;适度控制投资增长速度。经过坚持不懈努力,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局面已经改变。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资本形成总额所占比重已经由2010年的47.9%下降到2016年的44.2%,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同期由48.5%上升到53.6%。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0%,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为31.8%,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全面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降低了第三产业企业的税负。2017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达到9.5%,是工业投资增速的近三倍,改变了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

——在要素结构调整上,鼓励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已经明显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制止,局部开始改善。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技术成果开始成批涌现。我国申请技术专利数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国际专利申请量同美国的差距也逐年缩小。涌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深圳做为创新型城市在带动全国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创新驱动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和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围绕重大技术难题组织产业联盟进行科研攻关不断取得突破。政府、企业和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以创新求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乡村振兴,是当前面临的又一次结构大调整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乡村振兴目标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从战略依据、战略目标到战略举措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组合。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以改革促发展,把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基础设施、第三产业都搞上去了,在经济结构上剩下最后一个硬骨头,就是城乡结构。城乡差距大不仅关系到农村的5亿多人口能不能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体面的生活,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实现乡村振兴,使农民的收入水平能够赶上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够赶上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把农村建设得比城市更漂亮、更宜居,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亟待释放的经济发展最大新动能。

城乡差距大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集中表现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2.7︰1;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28%,缺乏国际竞争力。区域发展差距本质上是城乡差距的反应,因为中西部的城市同沿海地区城市没有什么太大差距,主要是中西部的农村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农村。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面源污染堪忧和农村环境的脏乱差上。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城乡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城市的各类生产要素都已经市场化了,农村却处在半市场化或非市场化状态。按照商品流动规律,农村的生产要素40年来源源不断流向城市,而城市的要素却流不到农村去。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关键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全要素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城乡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全面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激活土地资本。农民凭借对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可以抵押、担保、转让、入股,获取财产性收入。以农村土地为平台,吸引城市资本下乡。今年4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对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做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落实这些改革举措,就能为农村发展筹集和吸引大量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工市民化,从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2020年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与2000年已经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相比,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战略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诚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已经觉醒了的近14亿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当前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圆满实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之奋斗的紧迫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村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又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点。要抓紧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投入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和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乡村振兴进程。通过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提高,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一个不落地实现全面小康,这一任务非常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目前我国尚未脱贫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帮扶困难地区、困难家庭提高生产能力和就业技能,建立造血机制。要细心筛查,不漏过一个贫困户。根据致贫原因和当地条件,有针对性地实施科技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等举措。

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既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又是导致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交通通信、市场中介等方面城乡差距较大,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解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努力满足人民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方面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脱贫任务重的地方,要加强领导力量和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特别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奔小康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首70年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正在揭开更加辉煌灿烂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