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大姐”的统战工作“秘笈”
时间:2015-01-21 16:29
来源:广西统一战线

    “丁铃铃,丁铃铃……”
    “喂,冯大姐在吗,我是江州镇六留屯村民小组长陆海权,村里有个事请你帮忙。”
    “大姐,我是爱心企业联盟的杨前,有个情况要向你反映。”
    ……
    电话里喊的“大姐”,就是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冯丹萍。
    2014年7月30日早上8时刚过,她办公室电话就“热”了起来。
    电话的那头是询问、是信任;这头是倾听、是热情。
    2010年7月,冯丹萍从乡镇书记提拔到宁明县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从此,她结下了深厚的统战情结,特别是2011年6月,冯丹萍交流到江州区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后,她依然保持一贯的作风,每到一处,她阳光般的微笑,充满了亲和力。大家对这位不摆架子,平易近人的部长由陌生到熟悉,大家由衷地开始喜欢她,都习惯称她为“大姐”。
    这位和蔼可亲的部长“大姐”,也有着不凡的业绩。
    全国工商联创新工作优秀案例、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3个全国荣誉、2个自治区荣誉、20多个崇左市及江州区荣誉,这是冯丹萍任职三年多来江州区统战系统所获得的表彰奖励。
“这三年多,比江州区统战历史上所获得表彰奖励总额还要多,丹萍抓工作确实有一手!”这是江州区委书记黄云革对冯丹萍工作的高度评价。
    那么,冯丹萍抓好统战工作的“秘笈”是什么呢?

 

冯丹萍部长(中)向非公经济人士梁明才(左一 )了解其企业发展情况

    秘笈一:恪尽职守  求实创新

    熟悉冯丹萍的人都称她为“统战活字典”。同事遇到统战政策方面的问题,她往往不查资料就能原原本本讲出来;别人遇到不熟悉的统战对象,她经常不假思索就能讲出姓名、年龄和住址。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在她的办公室,笔者看到了一大摞笔记本,每个笔记本上都密密麻麻记着有关统战工作的情况。
    冯丹萍身边常常带着两个笔记本,一本摘抄统战政策,一本记录统战对象情况。日积月累,使得她对统战政策烂熟于心,对统战对象情况了如指掌。3年来,她写完了10本笔记本,做了5万字的笔记。正因为熟悉统战政策,区委中心组学习统战政策,区委书记点名请她主讲;区委党校干部培训班的统战知识讲台,时常见到她的身影。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基层统战工作难在创新、贵在创新,而大胆创新、开拓进取,是冯丹萍在工作中的一贯追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冯丹萍带领江州区广大统战干部扎实工作,争创一流,统战工作实现了一次次新跨越。如今,江州区的许多统战工作经验已在崇左、广西乃至全国推广。
    ——创新推行的微型非公企业“联盟党建”模式入选2012年度“广西组织工作”十大新闻;荣获2012年度广西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以及理论政策研究成果奖。
    ——率先在广西注册成立首家爱心企业联盟——江州区爱心企业联盟,引导辖区企业家通过开展捐资助学、扶困济贫和开展各种义工活动,致富思源,回报社会。
    ——率先在全市成立了“两新工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率先在全市通过整合部门资源,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探索推行“统战联姻”新模式,为企业在行政审批、人才招聘、法律维权、融资等方面提供服务。
    ——率先在全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并且硕果累累。崇左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党委荣获“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江州区工商联副主席、崇左市爱忠打字复印店店主韦爱忠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是广西获此殊荣的五家个体户之一,并作为广西代表到北京参加颁奖仪式,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王岐山为其颁奖;江州区工商联荣获广西县级“五有”、“五好”工商联先进单位。

冯丹萍部长(中)到江州区的台属企业广西穗宁化工集团了解情况

     秘笈二:服务大局  真情奉献

    “发展是全党的第一要务,服务经济发展是统战部门的第一要务。统战部门要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在江州区上下集中精力加快构建“三角一圈”科学发展布局的关键时期,冯丹萍带领江州区统战干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职能优势,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使江州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新招频出、亮点纷呈。
    近年来,江州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目前,全江州区共有非公企业1289家,从业人员1.9万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难、贷款难、用工难成为制约该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冯丹萍带领统战部一班人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在银企之间牵线搭桥,为企业融资服务。
    前不久,当冯丹萍得知崇左圣火广告公司资金周转遇到困难时,便积极向银行方面取得联系,40万元贷款很快得到落实。“感谢冯大姐的帮助,让我解决了燃眉之急!”公司总经理周胜火握住冯丹萍的手激动地说。
    通过冯丹萍的积极协调,3年来,江州区有关部门共为非公企业提供6次招聘现场会,引进人才2000多名;为企业解决土地、环评等项目前期工作提供200多次帮助。举办法制讲座12场,解答企业职工法律咨询300多人次,为企业下岗职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5件,为企业处理两起违法乱纪行为的案件。
    2012年 4月25日晚上18时30左右,江州区城区范围普降暴风雨,局部地区还下起了鸡蛋大小的冰雹。江州区的台资台属企业广西穗宁化工集团也遭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以及冰雹的的袭击,历时40多分钟。大风把厂房的瓦顶掀开,鸡蛋大小的冰雹把该公司6间车间中的4间天面盖的塑料瓦打穿成了“满天星穹状”,雨水倾盆而下,车间里满地是雨水和冰雹,损失惨重。冯丹萍第一时间赶来看望慰问,帮助企业开展自救,并送来1万元慰问金鼓励企业抓紧恢复生产。
    “在我们困难的时刻,冯大姐来到我们中间帮助我们,让我们感到温暖。”公司负责人钟国桐激动地说。
    感激冯丹萍的又何止是统战对象?
    不久前,冯丹萍把100只雁鹅苗亲手送到了江州镇六留屯9名贫困残疾人手中,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
    “阿萍人真是好,她待我们比亲戚还亲。”看着雁鹅苗,又看看冯丹萍,61岁的黄秀兰脸上挂着笑容。
今年初,冯丹萍到贫困村六留屯蹲点,认识了黄秀兰、温顺和等残疾人。得知黄秀兰因爱人离世,伤心抑郁,身体更为瘦弱,冯丹萍有空就到黄秀兰家看望,鼓励她养好身体。这次送雁鹅苗,就是希望她力所能及做些农活,早日脱贫致富。
    冯丹萍不只是关心残疾人,还牵线搭桥帮助六留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之前,她联系爱心企业在六留屯建了50米文化长廊;联系砖厂老板赞助砖头、石粉等建筑材料,群众投工投劳,建了一个垃圾焚烧炉;争取到江州区美丽办资金4.5万元,建设鱼塘的挡土墙;协调江州区组织部争取屯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资金5万元,建设文化舞台;协调财政“一事一议”资金10万元,硬化屯内道路和建设环屯路。

冯丹萍部长(左一)给六留村群众送上助残鹅苗

     秘笈三:构建和谐  服务社会

    “只要以心换心,就能赢得真心。”在服务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方面,冯丹萍倾注了自己的一腔真情,取得了累累硕果。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2014年4月27日晚上8时,崇左市火车站广场。熟悉的歌曲《爱的奉献》响起,一场为雅安地震募捐的爱心晚会在熙攘的街头拉开序幕。
    歌曲《不离不弃》、《天亮了》、手语表演《感恩的心》……动情的表演令无数现场观众动容,这是冯丹萍和江州区爱心企业联盟共同发起的募捐晚会。当晚共募得善款95175.5元,多为市民和部分企业捐款。
    冯丹萍积极打造 “同心•美丽广西”、“同心•助学”、“同心•服务民生”、“同心•助推发展”等一批“同心”基地,通过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发挥自身优势回馈社会,服务民生。3年来,她组织引导爱心企业联盟、各级商会会员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党员、贫困学生500多人次,累计达到210多万元。
    冯丹萍积极抓好党外干部培养工作,3年来通过推行“大学堂→微讲堂→一言堂”三型课堂集中培训党外代表人士558名,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等能力。截至2014年7月30日,江州区共有科级以上党外干部41名,其中处级领导4名,正科级领导7名;乡镇、街道党外干部配备率达100%,真正让党外干部感受到工作上有舞台、政治上有盼头,促进了党内外干部的合作共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冯丹萍的带领下,江州区的统战工作就如姹紫嫣红的春天,处处百花娇艳,一派生机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