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资源县委统战部深入开展“同心工程”精神,锐意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服务广大党外人士的途径和载体,以“统战文化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创建“同心工程”特色品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赶超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通过开展“统战文化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强化“同心”教育,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固。为了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资源县于党的“十八”召开前夕,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了“统战文化宣传周”活动,先后举行了“贵盟金油茶杯”气排球赛、“盛源杯”书画展、“磊鑫杯”统战知识竞赛、“商海情深”文艺晚会及文化统战基地和同心工程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增强统战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也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91年光辉历程的同时,自觉接受传统教育,信念更加坚定,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基础进一步巩固。
二、以“统战文化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创建“同心工程”实践基地。一是召开“同心”工程创建基地建设建言献策座谈会,问计于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各位代表从不同角度为基地创建工作把脉开方,寻找良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基地的建设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同时,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单位领导、党外人士代表、非公企业优秀代表人士、两水苗族乡主要领导及统战委员共30多人,开展了一次“同心•红色之行”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两水苗族乡社水院子苗寨新村“同心”工程实践基地现场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服务对象对“同心”品牌工程基地创建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创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与县文化部门、农工党桂林市委开展“同心•文化打造”活动。我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设山歌兴趣班和苗、瑶舞蹈培训班,邀请县文化馆副馆长、自治区山歌王罗友军和民间艺人进行苗、瑶山歌调专题讲座及苗、瑶舞蹈培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我县还积极挖掘、抢救苗、瑶族传统文化,整理出了一批民族文化精品。河灯歌节被列为“中国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题”之一,还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山歌调、瑶族山歌调分获第三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呢呐哩《偷秋》获得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节目一等奖;整理出版了《资源县民间歌谣词、曲集成》、《苗乡两水》和《魅力资源》等全面系统介绍资源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书籍。农工党桂林市委努力帮助社水院子建成一个“可看、可游、可吃、可住、可乐”于一体的少数民族文化新村。积极协调通过区、市民委为该村先后争取到总额达74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资金支持,市彩调团团长、市委会副主委曾定国对村舞蹈队员们进行了文艺培训,综合支部杨新国主委为社水院子做了旅游新村策划方案,个人捐款5000元为村民做了一批少数民族服饰。
三、以“统战文化宣传周”活动为依托,适时开展“同心•社会服务”活动。一是协调农工党桂林市委在基地开展了“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服务活动和“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组织卫生、科技、农业、教育等有关部门的专家赴社水院子为村民及附近小学生提供义诊、科技教育、红提栽培知识讲座及现场指导等服务,还为村民讲解在新形势下国家对农村的一系列新政策,特别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强有力举措,这给了当地群众很大的信心。市委会组织党员共为社水院子捐赠了总价值上万余元的物品(价值数千元的药品、500多本图书、电脑桌40张、书柜2组等)。二是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扶危济困”活动。如县工商联副主席蒋天贵一次性捐赠20多万元帮助尿毒症患者重返健康生活。三是开展“同心•助学”活动。金秋八月,县民营企业家王建华、何俊龙、王熙熙分别捐资2万元、1万元、6千元资助大学贫困新生。四是借助侨力,开展“同心•义诊”活动。11月份,来自广西医科大、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5名归侨侨眷医学专家在资源县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先后接诊归侨侨眷和群众500多人次,为病患提供免费的诊治和健康咨询服务。在义诊活动中,还为资源县的归侨侨眷和群众赠送了价值3000多元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