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林
统一战线涵盖的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港澳台海外等不同领域,具有各自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精神创造,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各具有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弘扬以团结合作、民主协商为鲜明特点的政党文化。我国多党合作不仅早已上升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且已积淀为一种合作型的政党文化。这种政党文化倡导团结和谐,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关系融洽的政治共同体;倡导民主协商,最大程度吸纳各种意见和各方面智慧,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倡导合作共赢,执政党与参政党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一道前进。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政党文化内涵,彰显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特点优势。
传承以爱国进步、团结和睦为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中,各民族和睦共生、交相辉映,造就了特色浓郁、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热爱祖国、维护统一,构成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纽带。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大力发展一体多元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保护、传承和创新,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挖掘以护国利民、崇和向善为鲜明特点的宗教文化。我国宗教界素有护国利民的历史传统、抑恶扬善的道德准则、崇顺尚和的处世原则,教规教义中有很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伦理道德和价值理念,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要深入挖掘宗教文化精髓、剔除糟粕,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慈爱向善、济世助人,使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培育以明礼守信、义利兼顾为鲜明特点的新的社会阶层信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发展壮大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形成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诚信重德、以义为先的发展理念,扶危济困、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事业的精神支撑,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将培育信义文化作为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大力弘扬“光彩精神”、“感恩文化”,营造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浓厚文化氛围。
打造以同宗同源、念祖爱乡为鲜明特点的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海内外中华儿女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散居世界各地却始终不忘故土。长期以来,以血缘、亲缘、地缘、文缘、业缘为基础,以姓氏文化、祖地文化、宗亲文化、民俗文化为表现形式,以“海外杰青汇中华”、“公祭黄帝陵”、“中华同根文化行动”和各种恳亲大会为载体,形成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同根文化。要充分利用这一独特感情桥梁,切实增进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最广泛的力量。(节选自杜青林《切实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