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梁耀的交谈中,我感受到此番游历对他艺术实践的重要性。从他的最新几幅作品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思考的深度和收获的厚重,也感受到了他上接文脉,下开风气,既清新,又沉雄,气韵流转,生机勃发的艺术特点。
《五谷杂粮好》是梁耀一张画的题目,撷取于此画自撰的题画诗:“五谷杂粮好,有田乃为宝,微雨最滋润,山村春来早”。诗言志也,此小画及小诗,皆反映出梁耀艺术观点的本质,乃是向往自然、赞美自然,与造化息息相通。此画生活气息浓厚,感情色彩鲜明,既与向庄子以及魏晋名士以来艺术与自然互通,生活艺术化的传统相攸关,也与当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大自然的现实课题相契合,此画面世后,深得圈内外人士的好评。
新作《龙隐图》一画,反映出梁耀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新探索,这是一种在平和的心境下,有着真情投注、不随俗流的艺术追求。众所周知,桂林山水特点是清妍秀丽,奇姿可人,但梁耀认为,如果一味地表现清丽媚人的一面,画作极易流入俗格,颇不利于表现桂林山水的另一面——原生性的本真。而原生性的本真,是一种发自内在的无丝毫故作扭捏态的天然,它如原生态条件下的含露白牡丹,远离艳俗,或如少女西施浣纱理纱于清溪,淡逸而韵真,从而蕴藏着“天地具大美而无言”的格调。
《尼姑斗嘴图》是梁耀另一新作,此图表现的是兴坪的一个著名风景,从中可以看出梁耀作为一名学术型画家,其精神世界有着恬淡缥缈的韵格,也印证了梁耀审美思想的超越性与深刻和独到性,细览久观,此画大有“画神不画景,画意不画形”之妙。
当代人画山水画,往往流入两个极端,要么拾人牙慧,坠入笔墨游戏不能自拔,仅得一点点古代笔墨形式的皮毛,语言老化,全无一点时代气息,要么一味鼓吹所谓“变法”涂抹一气而号称“创新”,满纸恶墨,俗不可耐。梁耀力倡在立足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时代性不可或缺,而文化传承中的法度亦不可丢失,那是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文化价值之所在。他的这一主张,就深刻而鲜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里,细品《田园躬耕图》图,你会发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却又令人深感十分浓郁的中国画的意味。
梁耀给自己画展确定的主题是“立足本土,尊重传统,打造富于时代特征的、高品位的精神产品”。这一主题,诠释了梁耀作为当代中国优秀画家的文化责任感,也是他一以贯之的追求。面对今后的文化发展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人物。
梁耀(左一)在写生